文光塔,位于汕头市潮阳区棉城中华路东侧,是一座七层砖石古塔。潮阳文光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已有近九百年汗青,经多次崩塌、重建及补葺,现保持为明代复建时的样貌外不雅。文光塔是潮阳最重要的汗青文化标记性建筑,是潮阳人平易近心目中的风水浮屠,也是粤东有名的旅游景点与名胜事迹之一,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汗青沿革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文光塔初建,后曾崩塌。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道士赵汝篪重建,因塔内放置千尊佛像,故名千佛塔,后来再次崩塌。
明崇祯八年(1635年),知县漆嘉祉主持复建,及之兴工之夕,有光亘空如日星,咸认为人文昌盛之兆,邑人进士吴仕训因之改名曰文光塔,塔八角七层,高十六寻(42.66米),广十二丈(40米),喷鼻山相国何吾驺为之记。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因雷击塔损,知县支森修之,及二层中断。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潮阳知县唐文藻主持周全补葺,并书题匾额文光塔及塔联“千秋文笔振金石、百丈光线贯斗牛”。
1956年,历尽百余载风霜的文光塔再次获得补葺,厥后分别于1981年、1996年由县(市、区)文化主管部分主持维修,但未周全答复复兴。
比来一次整修是在2009年4月初开端到2010年6月11日,此次补葺也让古塔的基座地平面降低了50厘米阁下,恢复文光塔原有的高度,并且不测埠在塔门前地下发清楚明了一条通往塔下有700多年汗青的“古井”的古甬道。文光塔现完全保持明代复建的砖石构造,以其建筑严紧、宏伟壮不雅而著称于省表里。
1984年6月,成立潮阳县文光公园治理处,文光塔纳入文光公园治理应用至今。1985年潮阳县人平易近当局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又获批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构造
文光塔现位于潮阳区城区中间的文光公园内,塔的平面为八角形,坐北向南,砖石构造,石斗拱承台檐廊楼阁式。塔高42.42米,共八面七层,个中第二至第六层,每层均有4门通向塔廓,外置石雕栏。塔顶端置实体糯米粉拌贝灰沙筑红葫芦(原为铜铸)一个,葫芦底装配八个龙头及石片为压层支座。
首层塔大门为拱形石门,门前配青石狮1对及花鸟图案雕刻石狮座1对,石门匾刻“文光塔”三字,门柱刻“千秋文笔振金石,百丈光线贯斗牛”春联一副。塔内各层设有螺旋形的石梯相接,共122级,梯间宽60cm,首层石梯加红木扶栏。梯间墙顶端刻鱼鳞垒斑纹呈半圆外形,各层藻井呈八卦形,彩绘八卦,双龙、双凤、蝙蝠等各类吉祥图案。各层内墙体神龛处均供奉着儒释道肖像神位。
别的,古塔左旁装配有明崇祯十年(1637年)刻立的《潮阳邑侯漆公鼎建文光塔记》碑文一座。装配现文光塔标记、解释牌碑座一处。古塔北面配石台古井一口,井水长年不竭。
文物价值
潮阳文光塔有其光鲜的建筑艺术风格、独特的构造方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塔由宋风转明风,对研究古塔的形制和变更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其照样东南沿海地区石构造塔与内陆地区砖构造塔相结合的实例,对研究砖石构造塔的构造与构造技巧供给了典范的实例。作为石构造的基座、首层塔体和斗拱、平座雕栏等,与福建泉州南宋开元寺塔有形制上的接洽关系,其石斗拱用材标准较大,拱高31宽30cm,1尺见方;斗宽36cm,斗高24.5cm,下有皿板,为典范的宋代斗拱的特点。每面用拱各两转角、两补间铺作,近宋制,简洁而大气。
塔首层应用整洁的条石一顺一丁砌筑,构造稳定。二层以上用大青砖一顺一丁方法砌筑,平座为丁石出丁头拱层层出挑,石板铺面。内部楼板同样以石板平铺,周边加以条石圈梁,又以石梯级踏步连接表里壁,加上每层的丁石拉接,构造合理,砖石结合严密,使塔的构造十分稳定,该种砖石构造塔的构造方法和构造方法对研究砖石塔构造体系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文光塔融儒、释、道三教文化于一体,塔内保存着三清、佛祖、不雅音莲座、玄天大帝、文昌帝君的神像。古塔还融合书法艺术和彩绘艺术于一体。全塔高低共有26副石匾额,1副春联。各题额笔画饱满,苍遒有力,构造紧凑但又不掉潇洒天然,充分展示了处所文化的蓬勃和功力的深挚。进入塔内,每层布满彩画图案的藻井,同样给人以惊喜。藻井中的丹凤旭日、五福临门、双龙争珠、鹤庆吉祥、太极八卦龙等彩画图案构图活泼,色彩谐和,活泼逼真,内涵丰富,充分展示了粤东地区石构彩绘的独特身手。具有重要的汗青文化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
古塔传说
比来一次对文光塔的补葺,发明绍兴元年原塔地宫及石函,内有玉、铜、银、瓷佛像二十余尊,开元、宁靖铜钱千余斤,更为重要的是内藏舍利子数百颗,并有银版方尺铭文记录建塔的年代和建塔原由。史载塔前曾建拜佛祭奠的“千佛塔堂”,后称“宝光寺”、“祝圣道场”。可见原塔为供奉佛像、佛骨舍利子的佛塔。现有塔基石砌须弥座北侧,仍留有一石门通地宫,可见事出有据。
塔后的古井,相传是在建文光塔时,因为地基不均衡,导致塔身倾斜,建塔师傅为均衡塔身,便挖了这口井。塔定名为“千佛塔”之后,乡贤于塔旁建造千佛塔堂进行奉佛。因千佛塔堂平易近间又称塔馆,所以这口井便叫做塔馆古井。旧时潮阳城区有九口井,平易近间称为九龙吐珠,塔馆古井就是九龙吐珠之首。传说井水饮后可以祛病驱邪,延年益寿,是以旧时居平易近来这里取水饮用的很多。
塔前侧的六角亭,是新中国成立后建造的。相传抗日战斗时代,侵华日军多次炸塔,但每次炮弹都落在这亭的地位,炸成一大坑,后人便在这里建亭子。据文光公园工作人员吴灿明师长教师介绍,十多年前,有一位港胞,每年都特地从喷鼻港来文光塔祭拜一次塔神,原因是日寇入侵时,投弹炸塔,他却躲进塔内而避过一劫。这座亭如今已是爱国主义教导的好教材,同时还成为旅客心目中避凶趋吉的象征。
【景区门票】5元(需2人方可登塔)
【旅游线路】
自驾游:1.沿G324国道行驶至潮阳境内,转中华路达到景区;2.从深汕高速海门收费站出,转新华东路北行,进入东山大道后再行驶至中华路达到景区。
客运班车:乘坐交往两潮和汕头的客运班车,在棉城境内下车,步行前去景区。
公交路线:乘坐汕头123路公共汽车,在「潮阳汽车客运站」下车,步行约700米达到景区。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