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潮汕先民大部来自河南。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国有2000多个姓氏的根源在黄河之滨的河南省。潮汕先民在历史上曾进行过几次民族大迁徙。他们由北向南,跨黄河,过长江,经福建入潮,遂在潮汕这块肥沃的土...
潮汕先民大部来自河南。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国有2000多个姓氏的根源在黄河之滨的河南省。潮汕先民在历史上曾进行过几次民族大迁徙。他们由北向南,跨黄河,过长江,经福建入潮,遂在潮汕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创基立业。这几次大迁徙分别是: 晋永嘉年间,晋室内乱,中原地区战争不断,外族乘机入侵,士族及平民百姓为躲避战乱南迁。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漳潮间发生少数民族骚乱。朝廷先派陈政,后陈政之子陈元光继任,率府兵二批5600名计58姓南下平乱及处理善后事宜并落籍潮州、漳州。这批府兵大部分来自河南光州固始县。 唐末五代初,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聚众起兵,征战南下,入据福建,他的部下大部分也是河南光州籍人。王潮自任福建观察使,后其弟王审知继位。王潮、王审知部将部卒在当地安家。潮汕先贤王大宝,便是王审知直系裔孙。现今潮汕王氏,大部分是王潮、王审知之后。 唐末发生黄巢农民起义,战火遍及黄河、长江南北。人民为避战乱,也纷纷迁入当时较为安定的福建、潮州地区居住。如饶平、澄海张氏中的一部分,其先祖张道宗便是在这个时期迁徙入潮的,潮州前八贤之一的张夔,便是其八世裔孙。
随后,北宋末年、南宋末年及元末、明末的迁入移民除部分因官落籍潮州外,其他多已避乱难民为主,这部分移民极大地促成了潮州府的县邑扩容,从潮州三阳分拆至潮州八邑,又因这几个时期的移民绝大多数来自福建莆田,故有“潮汕人,莆田祖”之说。